發布于:2018/8/27
顯然,阿里作為“生鮮超市+餐飲”新零售業態的首創者曾嘗到了甜頭。可是效仿盒馬的類盒馬們卻半點葷腥都沒沾到。如此看來,當初跟著盒馬熱潮入局的玩家們像是鬧了個大笑話。這是為什么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且先看看盒馬局中人都有哪些。
繼阿里盒馬鮮生后,類盒馬們雨后春筍般瘋長
去年7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和CEO張勇等人在盒馬鮮生品嘗剛剛出爐的海鮮。盒馬鮮生在阿里內部低調籌備了兩年多,隨著馬云到店走訪,盒馬鮮生被推到聚光燈之下。一時之間各大媒體關于盒馬鮮生的報道鋪天蓋地。至此,盒馬鮮生便成以一個零售界新物種的身份進入大家的認知中。
同年年底,永輝超市推出了“超級物種”。據了解,永輝超級物種于去年在廈門、福州、成都、上海等城市開設了5家店面。截至今年6月,超級物種一共擁有19家新店,其中大部門店以“店中店”形式進駐永輝超市。超級物種計劃未來開店一百家。
除了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之外,跟風盒馬式“生鮮超市+餐飲”業態的企業數不勝數。例如,新華都海物會,步步高的鮮食演義,天虹的sp@ce,百聯RISO,大潤發的大潤發優鮮,聯華的精選未來店,物美的杭州近江店,京東7FRESH,蘇寧蘇鮮生,美團小象生鮮等等。
在阿里盒馬鮮生和騰訊超級物種的牽頭下,“生鮮超市+餐飲”新零售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瘋長。尤其是在盒馬宣布實現盈利之后,有關企業對盒馬式新零售更是趨之若鶩。于是,類盒馬們一個個以光鮮亮麗的形象出現。那么,經過了兩年市場檢驗,類盒馬們現在怎么樣了?
成本高利潤薄市場盈利難,類盒馬們進入轉型陣痛期
想要知道類盒馬們后來怎么樣了,且先來看兩組數據。
今年7月,永輝超市發布了半年業績快報,2018上半年永輝實現營業收入343.97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1.47%,但是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2.6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降10.67%。同年,新華都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快報》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股東凈利潤為550萬元-1000萬元,同比下降77.09%-86.85%。事實上,不僅僅永輝和新華都利潤走低,入局類盒馬生鮮超市的玩家們都沒有賺到錢。
據相關數據,2018年前兩個季度,永輝、新華都的營收同比基本都是增長狀態,但凈利率均同比下降,雖還未包含其他商超的統計,但可以一窺商超們現在的狀態。經過兩年的市場檢驗,類盒馬們成本高利潤薄,以永輝、新華都這兩家為代表的上市商超盈利能力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因為盈利難的問題,類盒馬入不敷出從而進入轉型新零售的陣痛期。
對于永輝來說,進入利潤下降的新零售轉型陣痛期是因為同期總費用同比增長了。一邊是公司持續引入高端管理、技術、經營型人才而增加的薪酬成本,和近期提了3.58億元的股權激勵費用;另一邊是為了繼續擴張超級物種的門店版圖不斷增加門店,門店增加使得費用同比增加。據了解,2018年超級物種計劃開店100家,這意味著永輝的開店速度會繼續加快。
對于新華都來說,進入轉型陣痛期也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零售市場競爭日愈激烈,傳統線下零售業務經營業績未達到預期;另一方面,新業務公司新設門店的選址與開業時點和培育期預測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據報道,新華都在福建的31家超市已經全面接入淘鮮達,進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改造。
顯然,永輝推出超級物種,新華都推出海物會,這些新業態并沒有能幫助其避免轉型陣痛,反而是降低了利潤率加速陣痛來臨的時間。并且,導致轉型陣痛的原因都有因為新業務投入大、回報期預測失真這一點。所謂的新業態,就是盒馬式“生鮮超市+餐飲”新零售。
事實上,除了永輝超級物種和新華都海物會之外,其他類盒馬也沒有實現盈利。前期大量資本投入經過兩年多的發酵之后并沒有得到類盒馬們預期的結果。這就導致投入的資本無法流動,類盒馬們的新零售轉型進入了陣痛期。
運營成本過大,類盒馬們盈利難
那么,為什么類盒馬們無一實現盈利?其盈利難的原因無非幾點。
第一,一般的餐飲生意的利潤薄,想要在餐飲行業獲得高利潤就要發展附加服務多的高端餐飲,因為顧客愿意為餐品以外的服務出更多的錢,而類盒馬做不來高端餐飲。高端餐飲中附加服務包括就餐環境,餐品的造型格調,服務員的服務等等。
然而,類盒馬們很難做高端服務。一方面,這是類盒馬“生鮮超市+餐飲”的商業模式所決定的。也就是說餐飲不過是類盒馬們一個附加的服務,既然是附加自然很難做精做強。另一方面,當下上檔次的高端餐飲很多,類盒馬就算是主攻高端餐飲也不見得能打破高端餐飲原有的格局。
就步步高鮮食演義來說,去年6月首家門店在長沙梅溪新天地落地,當時人氣滿滿一躍成為購物中心的明星項目。但是在餐飲方面,鮮食演義仍然無法附加高端的服務體驗。從餐品上看,鮮食演義的品類主要有國際美食、地方美食、海鮮體驗館、街頭小吃、果飲水吧等,品類很豐富但因為空間有限其就餐環境嘈雜,跟高端餐飲優雅的就餐環境南轅北轍。
事實上,鮮食演義存在的問題是普遍存在于類盒馬們之中。既然發展不了高端餐飲,就得直面餐飲生意的薄利。也可以說,“生鮮超市+餐飲”模式中的餐飲著實有些雞肋,顧客也許會去體驗,但是很少有人會選擇在超市用餐。
第二,實體零售在門店做餐飲,運營成本太高。運營成本高其實是類盒馬們盈利艱難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現在于前期人力物力財力投入量大,尤其是為了增加客流進行的各種開業打折活動。在以海鮮等高端食材為經營特色的類盒馬們來說尤為燒錢。
以美團小象為例,去年5月美團小象生鮮在北京開業,為了造勢引流,大肆推出折扣活動。在開業時期,美團小象的一只波士頓大龍蝦才59元。要知道盒馬鮮生在海外直接采購的全球生鮮供應量保障下都沒有這個價格。
所以消費者無非是趁著美團小象等新物種開業去占便宜,趁著還在開業打折期能吃多少算多少。也就有了類盒馬們在開業頭幾天門店人山人海生意火爆,甚至單日銷售創新行業的記錄的情況。但是過了開業前,價格回漲類盒馬們的客流便大幅度減少。
再加上門店的改造費用,履約操作成本,坪效人效成本等多項成本支出,類盒馬們入不敷出。于是,在門店開業一段時間的風光之后,類盒馬們掙到了口碑但是沒有掙到錢。
這時候會有人說,有了用戶口碑之后就不愁沒錢賺,可是事實并非如此。類盒馬業態眾多,大家都想從中分一杯羹。在廝殺過程中免不了為爭取用戶而引發的燒錢大戰。屆時,大部分類盒馬業態難以和阿里、騰訊等資本巨頭難以抗衡。到資本角逐的后期,大部分類盒馬也許會落得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
類盒馬們的求生之路
餐飲利潤低和運營成本高等原因使得類盒馬們難以實現盈利。那么,是不是類盒馬們就此走上絕境毫無回天之力了呢?筆者認為,并非如此。類盒馬們想要繼續生存發展要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方面,要正視阿里盒馬鮮生光鮮外表下的“巨坑”。在過去幾年,由于受消費品零售增速放緩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以及電商的沖擊,傳統商超生存狀態惡化。線下價格無法和線上價格競爭,客流量減少,門店招商無力,只能關店止損。
就在這個時候馬云拋出了“新零售”。于是,在這昏暗的時期,“新零售”被很多傳統企業看成是救命稻草。加之生鮮、餐飲等類目引流能力本身強大,并且逐年上升。所以新零售第一發炮彈“盒馬鮮生”橫空出世后大家紛紛效仿。可是,大家只看到了表面,沒有看到盒馬在發展到40家門店后再無盈利消息的事實,沒有看到盒馬鮮生事實上還在燒錢培養客戶習慣的階段。所以,直面盒馬的短板是類盒馬們要學會的第一件事。
另一方面,要根據自身條件量體裁衣,走出有自身特色的盒馬式業態。例如,大潤發優鮮本身就是要借助大潤發超市的客流來實現其盒馬式新零售的設想。那么,大潤發優鮮就要始終牢記初衷,利用好超市客流的優勢,主打“生鮮超市”,而不是在“餐飲”上過多花費功夫。
總的來說,在“新零售”的催化下,類盒馬們紛紛誕生。但是,類盒馬們要在盒馬的巨坑下尋求出路走出各自的康莊大道并不容易。未來,但愿類盒馬們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來源:聯商網 作者:劉曠